317 军民分工-《天启风云》


    第(2/3)页

    监军洪承畴说:“自从属于赤斤蒙古的一些人在嘉靖年间迁移到肃州以南在祁连山边牧马放羊后,玉门关附近就没有了人,马将军说将朝廷发来的死刑犯都遣送到那里,算是提前走出了实边之路,值得肯定和赞扬!”

    王永光惊奇地问:“洪大人知道这些事?那你能不能说说其中的来历?我虽在军务院但对西北的边事不甚了解,什么沙州瓜州玉门关的很有些搞不清。”

    在军务院中洪承畴就发现几位军机大臣里就数王永光忙,但他忙得不是地方,别人都想的是怎么把手中的事务做好,王永光整天忙的是如何讨好孙承宗,还有怎么拉拢其他人跟他的关系,洪承畴对此是看在眼里鄙视在心里。

    见王永光问洪承畴说:“下官对此事也只是一知半解而已,说汉武帝时为了表彰骠骑将军霍去病的战功,汉武帝下旨将河西分为武威和张掖两郡,后来又增加了酒泉和敦煌两郡,这四郡成为镇守西域的重镇。在四郡之西又在险要处设立两处雄关,北面的叫玉门关南面的叫阳关,王大人开始提到‘春风不渡玉门关’的诗句,想必也知道‘劝军更别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以马将军所说现在不但西出阳关无故人,而且阳关和玉门关附近都没有人。”

    王永光听后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洪承畴继续说到:“朝代的更替使地名有了变迁,汉代的武威就是现在的凉州,而张掖现在叫甘州,酒泉就是现在的肃州,敦煌也就是现在的沙州,也许具体城池有些变化但大致位置差不了多少【天启风云317章节全文字】。本来玉门关在沙州之西北阳关在沙州之西南,是过往行人的必经之地,但后来发现了一条路可以不从阳关和玉门关过,而是从沙州东北方向的瓜州过,渡过疏勒河后向西北过星星峡经哈密到吐鲁番。”

    王永光问:“既然有了近路肯定就没有人走远路,玉门关岂不是没有作用了?”

    洪承畴说:“人是会变通的,宋之时人们将关卡设在瓜州,所以后来的瓜州人又称瓜州的关为玉门关,只是阳关是彻底没有人再提起。倒不是说从瓜州过要近一些,而是走新路不容易迷路走着放心,因为沙州以东就是茫茫一片的大戈壁,人进去了没法找到方向,总不能老看以前的驼马粪便做指路物吧?而且大戈壁里面还经常出现盒蜃楼害人,所以大家就走新路放弃老路了,加上宋之后被异族占领道路不通,也就没有人记得起这些。”

    陕西巡抚见洪承畴说得有条有理,不禁说道:“洪大人是内地人但说起西北之事却如数家珍,让我这个陕西巡抚汗颜啊,看来朝廷是让马将军到瓜州一带主管进攻,要把几千里长城的防守交给我,这涤也太重了些我怕担不起来。我看还是先由马将军统一调配,等时机成熟后在攻守分家,反正现在外面也没有什么敌人让马将军打,这些年来南面的藏人、东边的畏兀儿人还有北边的瓦喇人都很本份。”

    王永光说:“做好了再移交那是自然,马将军应该将陕西的防守要害给地方军队交代清楚,等地方军队能够防守得住再放手专心进攻。到最后要做到野战军不管守城,防守军不管进攻军队不管民事,大家平时互相监督战时互相配合。我这次来还有个重要事务就是关于那些死刑犯的事,不知道马将军这一年来是怎么安排他们的?皇上亲口说让你写一个文书给他看,内地很多地方想从你这里学点经验看能不能找一些专门的人做农活。”

    马世龙说:“陕西的防守主要应该是防守北边的蒙古人,东边的畏兀儿人没听说有什么大势力会对大明不利,假如蒙古人要南下有三个地方位置比较突出容易受攻击【天启风云317章节全文字】。一是灵州城以北的宁夏城,万历年间发生过叛乱但城防坚固,只要有一定的守军扼守住险要处应该没有问题。二是凉州城以北的镇番卫,三面都是沙漠没有可防之处易攻难守,不过敌人攻下来作用不大可以作侦察之地战时将兵力收回凉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