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 论医论国(下)-《天启风云》


    第(2/3)页

    天启对杨涟还是很看重的,最早的培训人才天启就找的他,认为此人忠诚听话精力充沛是个有用又好用的人,心中已经把他作为后备力量在培养。现在杨涟猛地说出要发动百姓做事让天启很吃惊,假如是其一时冲动也没有什么,就怕这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那就说明他的思想受到了龙华民等泰西人的毒害,这就让天启有了自己开满鲜花的的后花园中长出了杂草一般的感觉。

    天启想了想问道:“杨大人认为朝廷监管和百姓监督这两者谁更有效力?或者说你更倾向于主要用哪一种方式?”

    杨涟说:“当然是倾向于从上而下的监管,现在的百姓连识字的都没几个,他们只能用但不能用在关键之处。”

    天启点头缓缓地说:“不识字也不代表没思想,但是就算都识字也不能轻易发动百姓来争论或者一起来做什么事,要让他们做事就必须能够有效控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能轻易涉深犯险。你回去后想一想怎么宣传,这办法耐用无公害生冷不忌,比起什么民主自由更好控制和解释。至于说官员的监督问题,最好让各地主官和选择他们的人签署连带责任,当方土地当方灵这话可不是说来玩的。”

    见杨涟点头称是,旁边沉默了半天的邓玉函问道:“杨大人说当年被一个叫魏阉的人排挤陷害,请问这个魏阉是不是东厂的魏忠贤魏公公大人?”

    魏忠贤是东林党人心中永远的痛,也是杨涟最不愿意提起和想起的人,见邓玉函问得直接,杨涟无奈点头道:“正是此人。”

    邓玉函点了点头继续问道:“请问杨大人,你现在还恨他吗?”

    杨涟这时突然想起天启在场,自己跟邓玉函自顾自问答有些不妥,于是说道:“今天皇上接见我们应该说国事,个人恩怨不该在此时提起,邓先生如果有兴趣我们可以私下谈。”

    邓玉函也明白过来了,转身对天启说:“尊敬的皇帝陛下,我这样直接问杨大人的话有些失礼,请皇帝陛下恕罪!主要是我现在对这个魏公公大人很有看法,他这么久来一直在跟我们作对和设置障碍,请皇帝陛下让他跟我们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也是我今天来求见的原因。”

    天启说:“急切之下可以理解,没有什么失礼的恕罪的说法,其实朕也很想知道杨涟是怎么看魏忠贤的。魏忠贤让人跟着你们的人也是朕的命令,主要是为了保护你们的安全。”

    邓玉函摇头说:“我们是上帝的使者不需要他的保护,请皇帝陛下让他把人撤离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