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 民主初探 (中)-《天启风云》


    第(2/3)页

    高攀龙说:“应该没有,或者说很少。”

    天启又问道:“如果说某人穿过端门且进了午门,那么这人到养心殿来的可能大不大?”

    高攀龙说:“穿过端门且进了午门,到养行殿的可能还是比较小,也许这人是向东去文华殿政务院,也可能向西去武英殿军务院,但总的来说比长安街上行走之人到养心殿的可能要大些。”

    刘宗周这时候说:“皇上,臣明白了,这人是在不断变化的,只能看清大趋势而无法准确把握,事物的变化是有理可循容易掌握的,所以应该先定事再定人,官员的选拔过程也应该如此。”

    天启微笑着对刘宗周说:“那我们进去坐下说,由刘大人说说怎么先定人后定事。”

    大家进屋坐下后刘宗周说:“皇上开始说不做事的人就不犯错,而且也表明了皇上今后会少做事只管维护和监管整个体制的运转。臣看皇上的布局是让政务院通过在各省、各州县以及各地粮库番库中获得的静态和动态报告,然后对全国的国情有个准确的了解,且这种了解每年都在更新。然后让圣学院和博学院在理论上和实际经验上提供协助,再然后让都察院选择监督,最后由皇上认可政务院实行,不知臣说得对不对?”

    天启点头说:“刘大人说得没错,在百姓中了解情况然后制定政策最后应用到百姓身上,符合以民为本的观点。”

    刘宗周说:“既然是以民为本,那么官员都应该是为民办事了,进一步说廷推官员之前就要保证参与廷推的人都是能胜任的人,能力不够或者没有为民办事的想法之官员先就要排除在外。”

    天启想了想说:“刘大人的意思是你现在已经想好了,先用经过圣学院、博学院、都察院等制定的合理政策筛选,筛选合格的人再拿到朝堂上廷推,这样一来无论最后选的是谁都是能够胜任的人,而且这个人因为是当场推选出来的,还不会有人说朕不公平,是这个意思吗?”

    刘宗周说:“是这个意思。”

    天启想了想说:“其实朕一开始也想到用事来筛选人,但跟你想的顺序不一样∞的意思是廷推时每次多推选几个人,比如说需要三个人就先推选五个,最后由朕根据政策来作最后决定□大人认为哪个主意要好一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