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唉,我们这穷山僻壤的,虽然靠海吃海倒也不至于饿肚子,但是捕鱼实在是太累了,好多年轻人都跑去城里谋生活。” “我儿子就是最早一批去城里工作的,连孙子孙女也带着去,我和我老伴已经有三年没见到儿子一家子了。” 说到这里,本来就眼睛浑浊的老奶奶,更是蒙上一层水雾。 说不想念是不可能的。 正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 这个年代交通又还不发达,通讯更加是还没普及到全国各地。 李清尘从昨天的时候就发现他来到这里之后,手机信号变得很差。 这么差的信号,通话都快成问题。 “那你家里有没有连座机?可以跟城里的儿子通话?” 李清尘想着,就算是见不到面,能跟儿子通通话也是不错的。 “没有,这边要打电话都得去到村委会那里,那里有着村里唯一一台电话。” “儿子过年会打电话过来报平安,也是打到村委会那里,然后村长就会来通知我过去跟儿子通话。” 这个村子的落后程度,超乎李清尘的想象。 李清尘从小生活在郑州。 虽然郑州经济不是很发达,到处都还是农村。 但毕竟离大城市近,像通讯方面还是很方便的。 像现在快千禧年,基本家家户户都有一台座机。 而现在这个村子,居然整个村就一台座机! “奶奶,你有没有问过你儿子为什么三年了都不回来?” “唉,他也是想回来的,但是车费很贵,承担不起啊。” 城里不仅开销大,每个月还得付房租水电费。 外加老奶奶的孙子现在又固定在城里读书,家里的负担就又更大了。 每个月基本赚多少或花多少,根本就攒不了积蓄。 回来一趟,不仅路费贵,来回也得花费不少时间,也呆不了多久就得回城里上班。 怎么都不划算,索性直接不回来了。 “没事,我们这边基本都这样。” “年轻人越来越少,都剩下老弱病残在这里。” 好在这边有山有海,倒也饿不着。 像老奶奶这种在自家门口摆摊的也不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