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小国逃难的百姓。” “小国拔尖的天才。” “该如何对待他们。” “这……” “还真是令人纠结之事!” 姬长宁看着那推演的未来,忍不住的摇了摇头。 若是这些小国之民,是在自己国家之中,那此事自然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这是发生在煜国之中,那当地官府,是能亲眼见到这骨瘦嶙峋之人! “如果是在乱世。” “那自然是没人在意他们。” “但煜国已经能够吃饱了!”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这也是那些地方官府会如此做的原因吧!” 姬长宁自然能够想明白这点。 若是大家都吃不饱,就算来再多逃难之人,也会被拒之门外。 然而煜国这些年来的发展,让国内至少不会再饿死人了,这也让当地的父母官,会想起读书之时,所曾立下的誓言。 所以在面对这些逃灾的百姓,他们没再直接将其赶走,而是通过削减工钱的方法,让其能够在煜国活下去。 还不会因为吃得太饱,而给煜国带来隐患,甚至是引发灾难! “这是那些小官员的智慧!” 姬长宁的脸上满是赞许。 但王千禾却皱了皱眉头。 在他看来。 这些地方官员。 的确是有着仁德之心。 “但是。” “长久的接纳着那小国百姓。” “到现在已经想要科举资格。” “这真的……不会埋下隐患吗?!” 王千禾感觉事情有些不太对。 可他又说不上来是哪里奇怪。 或许。 那煜国的首辅。 也是产生了跟他一样的困惑。 所以才会将此事上报陈怀信! 他看着鉴天镜,想知道陈怀信面对此事,会是如何的为难。 然而。 让他没想到。 陈怀信回答之快。 出乎了他的预料! “不允许?!” “他是不允许小国百姓。” “能够在煜国参加科举。” “还是……” “不允许别的事情?!” …… 【当听完首辅的讲述后。】 【陈怀信没有半点为难。】 【因为。】 【在他看来。】 【这件事只有一个回答!】 【也只能够有一个回答!】 【“那就是不允许!”】 【陈怀信语气非常的坚定。】 【无论是在煜国生活、想要参加科举的小国天才。】 【还是偷偷来到煜国、在土木里工作的小国百姓。】 【这在他看来都是不被允许的!】 【“如今。”】 【“我煜国的百姓只是刚刚能够吃饱。”】 【“我煜国还没强大到能够救济周围。”】 【“若是。”】 【“允许小国百姓来打黑工。”】 【“允许小国天才参加科举。”】 【“那我煜国百姓该怎么办?!”】 【陈怀信的目光投向了众臣。】 【顿时。】 【包括首辅在内。】 【绝大部分人都明白了他的意思!】 【“我们之前之所以会感到纠结,是因为有着达则兼济天下的想法。”】 【“因为觉得我煜国现在足够强大,我煜国现在足够富裕。”】 【“所以在见到一些人间疾苦之事时,会想着能不能稍微帮一下。”】 【这是那些纠结的臣子的想法。】 【陈怀信也知道这是很正常的。】 【毕竟。】 【触目伤怀。】 【物伤其类。】 【这都是人所会产生的想法。】 【甚至对于不少普通人来说,哪怕是自己过得不好,但在看到更加悲惨的事情之时,也是会为其感到伤心难过,产生想要帮一帮的念头。】 【“虽然我自己都过得辛苦,可依然想要让这世间,不再有悲惨之人。”】 【这是有善心的正常人,都可能会有过的想法。】 【而之前。】 【那些臣子们。】 【也正是如此。】 【才会觉得事情很是难办。】 【但当陈怀信开口提醒后。】 【他们便立刻反应了过来。】 【“我们应该站在煜国百姓的角度,来看待所发生的这一件事!”】 【“因为。”】 【“我们是煜国的官员!”】 【“我们的立场只能有一个!”】 【“而不是看到小国之人过得凄惨、而不是看到小国有天才冒出。”】 【“所以便因为那疾苦之事,就忘记了自己的身份!”】 【不少官员的脸上露出了愧疚之色。】 【就连首辅也是如此!】 【他看着陈怀信,直接开口说道:“陛下,此为臣之过失,明明是很好处理的事情,却未能看清楚根本,便拿到这大殿之上。”】 【陈怀信并没有责怪他。】 【他能够猜到。】 【一些臣子是怎样想的。】 【国之盛世。】 【自当万国来朝!】 【自当万民向往!】 【而如今的煜国已经有了这样的征兆,所以在面对那些来往的万民时,不少官员知晓他们的凄惨遭遇后,想着国之盛况,便会随手丢下些施舍。】 【既是满足自己的善心,也是想着国之大,赏赐些许也无妨!】 【“可是。”】 【“他们却未能看到。”】 【“这样做有会多大的隐患!”】 【“先不说这些小国天才,在学到了先进知识后,是会返回去建设自己的国家,还是为大煜添砖加瓦。”】 【“只说他们的存在……就占据了煜国学子的位置!”】 【陈怀信很是清楚这一点。】 【他能够允许草原之人。】 【在未来能够入朝为官、在未来能够参加科举。】 【那是因为他已经将草原,归入了煜国的领土,为了草原将来的稳定,这也是该给出的部分权利。】 【但那些小国不一样!】 【它们本来就不是煜国的一部分!】 【“所谓的小国天才。”】 【“所谓的能够有可能通过科举。”】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