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俩人简单一合计,意见近乎瞬间达成。 几个院子都是有安排的了,于是罗努生选择在李家院子的西边靠院墙处,另外用砖摞三间平房出来。 一间是商店,一间是库房,一间则是农副作坊—— 在他的农机采购单里,除了收割机、犁地机之外,还有那个脱壳机、磨粉机。 脱壳机可以帮村民给麦子稻子脱壳,那玩意儿比人工脱壳省事不要太多。 磨粉机就是把麦子打成面! 村民有需要的话,按次收费就成了。 主意一落定,罗努生立马就招呼刘叔刘婶过来帮忙盖,按以前那个工钱结,王大贵来帮着打下手。 短短三天功夫,三间平房就靠着李家的侧墙落成。 罗努生不是干重活的料儿,于是在盖平房这几天的功夫里,揣上李良生给的巨款就去县里采购商品。 没有进货的路子,也不知进啥货,就只能在百货大楼里转悠,觉着啥好卖,就稍微买一点儿。 然后在食品厂进货汽水、啤酒。 后头一边经营一边慢慢补货,最重要的是把需要的农机先给买回去! 不知不觉,平房封顶,商店于无声无息中进入经营状态。 而李良生已经没再管家里的事儿了,而是骑着摩托往山里钻。 有了摩托,他能去到更深入的地方。 风吼山几乎被樟子松完全覆盖,樟子松在大兴安岭是非常非常常见的树,每年掉落的松塔都没人捡得。 樟子松的松仁不比偃松值钱,但依旧能卖钱。 以前剥松仁全要依靠手工,所以根本不划算。 但现在不同了,咱家有完善的农机了! 偃松值钱那是因为少,樟子松因为多而不值钱,但应该也能卖到两块钱一斤? 规模化的话,两块钱一斤也是个不小的数字了。 探明整座风吼山的“自然储备”后,李良生就回头回家。 打算叫上刘二磊一块儿骑摩托过来,直接用大扫帚和大口袋把地上的松塔划拉着装。 几分钟就是一大口袋! 用摩托驮着一座山那样拉运回去,两辆摩托呢。 一趟拉个五百斤!一天来回个十趟!能往家里驮个上万斤! 经过农机一轰隆,一万斤松塔能剥出来八百多斤松仁! 李良生连着好些天不来刘家找刘二磊。 头些天因为没忍住而跟李良生发牢骚的老刘,刘二磊不往家挣钱的时间一长,他心里就开始慌。 慌自家儿子往后再难被人带着挣钱了。 有些懊悔当时对李良生说了得罪的话,要是李良生再也不带自家儿子一起忙活了咋办? 总不能真一直养着自家傻儿子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