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而另一边,罗努生将脑袋露出小山般堆在面前的松塔山,瞅见刘二磊居然一趟就拉回了一座小山,正挨李良生一顿猛夸呢。 他也莫名的有些不甘示弱道: “良生老弟,你瞧,咱弄了个石碾子,石碾子能一口气碾裂开一大盘好几百颗松子。” “碾过之后的松子撂麻袋里一抖落,再将松仁给挑拣出来。” “就这一下子就能出小二两松仁呢。” 听见这话,李良生简直惊艳。 “龟龟!牛哔啊!”李良生高兴之下,朝着罗努生连续发去一百个大拇指。 这就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啊,这就是主观能动性! 价钱摆在那儿,挣钱的动力那个呼啦啦! 罗努生他娘才是最高兴的。 自己穷了快半辈子,祖上一直都是这么受穷。 如今生了个聪明的儿子,儿子又把握住了翻身的机会,这受穷的日子,可算过去了。 而且,昨儿欠下的饥荒,今儿就能给还清。 还有啥事能比这事儿更叫人欢喜的? 没有了,没有了,不欠饥荒,地也在种着,啥都不缺,这就感到很幸福了。 “咱估摸今儿这样式,就是挑拣松仁还费些时间,今儿一天咱娘俩能弄出来一百斤。” “一百斤?”刘二磊转头看向李良生: “良生哥,一麻袋子能剥出来几斤?” “四斤左右吧。”李良生简单回应。 于是刘二磊在脑子里使劲琢磨了一通。 一麻袋是4斤,100斤就是25麻袋? “嘁,你们忙活一天,还剥不完咱拉回来的半车呢!” 刘二磊得意的哈哈大笑。 从重量上对比,这不还是咱更聪明? “哈哈哈。” 还寻思自个儿拉运回来的,不够你们剥的,原来一车都够你们忙活两天的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