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也不尽然,胡亥固然昏庸,但是其在位不过三年。 很显然秦国的覆灭是长久以来的积累,不可能在这三年之中一蹴而就,胡亥也没有这个本事。 哦,不对,有可能是有的。 不过更大的可能性应该是大秦之所以会在胡亥在位之时而亡,是因为胡亥之时大秦朝堂动荡国力日弱,国家组织控制能力减弱。 就算是扶苏继位,民怨也在,只是隐而不发而已。 想要整顿秦国,扶苏也必须做出改革,不然依旧会爆发起义。 纠其根本,秦国的覆灭无非就是对于六国之民的举措有失。 不能给予六国之民和秦人等同的待遇,使得六国之民依旧像是战国年月难办生活。 “那应该是眼下的李斯改革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赵平安很快理解了,李斯改革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业发展的需求。 这样的改革本质其实是融入了一定程度的现代人思想,和赵平安有关。 现代人从上帝视角去分析一个时代,肯定和当局者分析一个时代的方式不同。 李斯有了赵平安的帮助,就能更全局,从而推出李斯改革。 “而且,秦始皇在位,能力也要比胡亥强多了。” 他继续阅读着文献,大概知道了原因所在。 现在秦始皇的在位能力,其实已经很强了。 之所以会发生陈胜吴广起义,主要还是天下的压力实在太大,兜不住了。 始皇在时,秦国手腕强硬,不敢有变,始皇故去,起义军就呼啸而起了。 秦国本身在各地都有驻军,若是只是一处起随时可以调用军队镇压。 但是六国积怨,同时动乱,各地起义军四起,超出了秦军能够镇压的范围。 这几乎就等同于秦国同时面对六国之军的围攻一般。 在这样的情况下,秦国的覆灭也就成了必然。 所以想要秦国真的成为一个盛世,少不了修整民生,土地改革。 商鞅变法之中的土地改革没有错,是非常超前的举措,也奠定了秦国一统的根本。 但是若是不能让六国之民也得以如此,民乱也必生。 而李斯改革正是针对这件事情而来。 “秦虽然统一了天下,但熟悉秦法和深谙六国风俗的官吏远远不足,又做不到移风易俗,不能像治理秦民一样治理六国百姓,而且秦法对于六国百姓来说又过于严苛了些……” 赵平安看着手机屏幕,手机屏幕上,历史还在继续滚动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