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范景文舌战群臣 力劝暹罗国王-《改变》


    第(3/3)页

    大城城墙上的炮兵也再不敢开炮了。

    这一炮也将暹罗君臣们震醒了,他们紧急召开会议,商议的结果是,现在绝对不能和明军在这里开战,不然大城百万人安全得不到保证。他们不得不承认,明军的火力还在是太强大。

    一位大臣对国王说:“明军在我们门口如此放肆,我们应该让他们使臣解释一下这事,难道他就不要脑袋了吗?”

    正在气头上的暹罗国王同意了这位大臣的意见。

    这位气势汹汹的大臣,带着人来到驿馆,见到范景文就吼道:“使臣大人,您听到了城外的炮声了吗?”

    范景文不紧不慢的说:“大城不是很大,这里离码头也不是太远,我怎么能听不到炮声?”

    “你们既然是前来的使团,为啥向我们开炮示威?”

    “这位大人,情况我还不是很清楚,没法回答你的问题!不过,我知道的是,我们战船船长都是经过非常严格审查才挑选出来的。他们都不是疯子,不会无缘无故向你们开炮的!”

    “不管有啥理由,你们是在我们暹罗国,都不允许如此放肆!”

    “这位大人,我听到是不仅仅是我们炮声,首先听到是你们火炮声音,然后才听到我们炮声,要是你们首先向我们战船开炮,不管在哪里,他们都会还击的。这不是放肆,是我们的要求!”范景文现在觉得底气非常足,也非常享受这种有强大后盾的感觉。

    这位大臣气的有些失去理智了,“难道你就不担心项上人头了吗?”

    “呵呵!大人说笑了,我怎么会担心项上人头呢?”范景文笑了笑,说,“第一我是大明朝使臣,自古两国交战还不斩来使呢?何况我们还没交战。再说了,我也知道,你们不敢取我项上人头。因为,如果我的人头没了,你们很多人的人头都会没的。这点,我想你现在会相信了!”范景文最后这句话,显然指的是,战船上的大炮对他们产生的威慑!

    这位大臣气的鼓鼓的,没话说转身走了。他哪里知道,象范景文这样的大臣,都是经过多少官场考验,没有绝顶的智慧,强大的心理承受力是不可能混到皇上身边的。这样的人,现在又有强大的后盾,他哪里是对手。

    暹罗国王现在是非常懊恼,他们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自己的军对竟然连人家一艘靠在码头上的战船都登不上去,还被人家打死了很多人。特别是那位向范景文提抗议的大臣回来,把范景文说的话,说了一遍,暹罗国王和大臣都没话说了。

    实力真是让人不得不服气的东西。暹罗国王想了一下知道该他出面收场了吗,不然眼前的事都过不去,以后的事就更难说了。

    暹罗国王首先下令,不准再向明军战船挑事。

    这一通闹腾,暹罗国王宴请范景文的事也耽误了。只好第二天补上这一顿。

    宴席的气氛显得也是非常尴尬。大家客气一番之后,暹罗国王说:“昨天,我们之间闹出了一些误会,请大人不雅见怪!”暹罗国王话说的轻描淡写的。

    范景文也是假装不清楚具体情况,问道:“是啊!我昨天听的也是,又是枪又是炮的。弄得挺热闹的,到底发生了啥?”

    “其实没啥,我们官兵按照惯例到你们的船上去检查。这些官兵不会讲话,从言语冲突,闹到动枪动炮的。本王已经严厉的处罚了我们官兵,请大人见到你们船上的官兵们还给他们带个话,这都是误会!”暹罗国王说的非常客气。

    范景文听了这话,说:“我们的官兵一定也是傲慢惯了,我们回去也一定处理他们。不过,说是实话,我们的水军在我们大明朝这边,也是很傲的。他们打败了红毛番、弗朗机人、英国人还有印度莫卧尔人,着实狂得很,不吃点亏,不知道教训!”范景文话里面也是软中带硬。

    宴席气氛虽然不是很愉快,可是面子上的事还要过得去。不过,范景文发现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大臣们,一个个都没有那么狂妄了。

    暹罗国王最后对范景文说:“范大人,请在暹罗多留几日,大人所说之事,非同小可,还要给我们时间考虑一下。”

    第二天,暹罗国王,又单独将范景文还有派去明朝的使臣一起请来,就很多事谈了半天。

    范景文也给暹罗国王介绍了很多现在大明朝那边的事情,跟他说了,有很多国王都在窑岗有自己的王府,窑岗有重大事情,还要请他们参谋意见等。暹罗国王显然是听进了范景文的话。

    不过,就在范景文软硬两手都用了,觉得此行能够成功劝说暹罗国王的时候,一件意外发生了,而且险些要了范景文的命。

      


    第(3/3)页